西安-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中文培训项目(第四期)顺利结课
11国253名学员以中文为桥 深化互学互鉴

5月15日,西安-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中文培训项目(第四期)结课仪式以线上方式召开。西安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张锐,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秘书长执行助理奥尔德林·钱德勒,陕西师范大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晓云,以及此次培训项目的师生代表出席了结课仪式。

张锐代表市外办对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陕西师范大学表示感谢,对参训学员顺利完成全部课程表示祝贺,并希望学员们加强友好交流与互学互鉴,共同书写亚太合作的新篇章。马晓云指出,此次中文西安-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中文培训项目(第四期)由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共吸引了来自德国、菲律宾、韩国、黑山、老挝、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伊朗等11个国家的253名政府工作人员注册参加。项目共持续八周,为学员提供了专业、实用、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语言及文化学习基础上,重点突出公务交际场景应用及西安本土文化特色,不仅切实提升了学员的中文水平,同时增加了学员对现当代中国发展的认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培训项目帮助各位学员更好地了解了西安千年古都的文化,理解了中国悠久历史的内涵,希望与亚太地区的各位同仁加强交流与合作,彰显语言学习交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关键角色与积极贡献。奥尔德林·钱德勒表示,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将持续赋能地方政府,推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能力提升与跨文化交流合作,为构建更加包容、可持续、繁荣的亚太地区贡献力量。

结课仪式上,陕西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凌云向完成了八周课程学习的学员授予了结业证书。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贾泽林介绍了项目开展情况。教学主管田志华代表所有授课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

最后,优秀学员代表AS Williamto(印度尼西亚)、Dyah Ayu Purbosari(印度尼西亚)、Bahareh Naghdidoorbati(伊朗)、Farah Affryena (马来西亚)依次发言。他们感谢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陕西师范大学提供的中文学习机会,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持续精进中文水平,并积极推动所在城市与西安的友好交往。

西安-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中文培训项目(第四期)由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共吸引了来自德国、菲律宾、韩国、黑山、老挝、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伊朗等11个国家的253名政府工作人员注册参加。项目共持续八周,为学员提供了专业、实用、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语言及文化学习基础上,重点突出公务交际场景应用及西安本土文化特色,不仅切实提升了学员的中文水平,同时增加了学员对现当代中国发展的认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