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西安市第四届讲中国故事演讲比赛暨外事口译大赛决赛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举行,赛事主题为“悦西安 阅中国”,来自省内30多所高校的中外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并观摩了本次比赛。
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马洁致大赛欢迎辞。她表示,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借助翻译,中华文化得以跨越语言障碍,走向世界,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读懂中国。西外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语院校之一,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智慧和力量。
西安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张勇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赛为不同国家青年搭建了文明交流的平台。各国留学生从不同视角解读中华文明,讲述中国故事、西安故事,彰显城市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日新月异的发展。他寄语参赛选手在大赛中展示语言之美、思想之美、文明之美,做中外交流互鉴的使者。
随后,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王辉代表主办方市委宣传部和市委外办,宣布决赛正式开始。
本次比赛由省委外办、省教育厅、省社科联指导,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办主办,旨在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西安故事,让更多的人能够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读懂中国与西安,并且能够有能力、有激情面向全世界去分享在中国、在西安的所见所思所悟,推动中外文明“融起来”,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平等互鉴中取长补短,在交流碰撞中促进文明发展创新、美美与共。
决赛分中文演讲和外事口译两个比赛单元。演讲比赛中,来自伊朗、哈萨克斯坦、蒙古、阿塞拜疆、印度尼西亚、越南、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1个国家的14名国际学生先后展示了书法、太极拳、中文歌曲演唱、葫芦丝演奏等才艺,并结合自己在西安、在中国生活、学习中真实经历,现场用中文进行演讲。
“兵马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西北政法大学的蒙古留学生特丽梦说。
“我的家乡距离西安5000多公里。在古都留学,感受特别深刻的是西安人的豪迈与热情,孔子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与大家的交往中具象化了。”陕西师范大学的阿塞拜疆留学生冯悦感慨道。
“这次比赛我收获很大,未来我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努力做好中国和阿尔及利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两国友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阿尔及利亚留学生李川柏说。
演讲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折射出国际学生对西安、对中国的向往和喜爱,现场不时传来掌声与加油声。
外事口译比赛的形式为英译汉交替传译和英语演讲两部分。从30余所省内高校选拔出来的10名中国大学生参加了外事口译组的决赛,他们围绕西安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进行交替传译及演讲,展现了卓越的专业水平、语言能力和应变能力。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西安文理学院的杜熠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刘笑非分别摘得口译组和演讲组冠军(获奖名单附后)。
2021年以来,西安市讲中国故事演讲比赛暨外事口译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届,吸引了驻市高校中外选手广泛参与,赛事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促进了中外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为发掘和培养优秀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和口译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大赛主办方,市委外办将继续努力搭建多种平台资源,积极推动用中外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西安故事,讲述西安与“一带一路”的故事,尤其是西安与丝绸之路的故事,让更多的中外友人“悦西安 阅中国”,让世界分享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促进西安与世界交流沟通作出新的贡献。